个人简介:
刘天奇,男,汉族,中共党员,辽宁沈阳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市拔尖人才,沈阳市引博工程资助人选,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高层次特聘人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工业气体粉尘爆炸动力理论及防爆技术、航空材料燃烧理论及防治技术等方面研究。在粉尘爆炸传播规律与抑爆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辽宁省科技项目评审与科技成果评价专家,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专家库专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学术桥评审专家库专家,CNKI评审专家库学位论文评审、论文评优、科研成果评议专家,CSCIED科技核心评价数据库评委。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火灾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安全科学学报》青年编委会委员,《中国安全科学学报》航空安全科学研究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会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员,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会员。
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省部级项目十余项,主持参与横向课题十余项。申报发明专利六项,出版著作两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ombustion and Flame、Safety Science、Powder Technology、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Fuel、Scientific Reports等三十余个期刊审稿专家。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国内外公开发表SCI、EI、核心论文一百余篇。
指导学生:
近年累计指导硕士研究生十余人。指导的研究生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并获沈阳市优秀硕士研究生、校优秀研究生标兵、校优秀研究生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优秀毕业生、校优秀硕士论文等荣誉。近年指导国家级等各类大创项目十余项,参与学生100余人。指导各类科技竞赛获奖100余项,参与学生500余人,获得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科技俱乐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以第一指导教师身份指导的“第十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获国家二等奖(学校最佳成绩)、“第八届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获国家二等奖、“第九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获国家二等奖、“2024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获国家三等奖。
教学工作:
(1) 人因工程与航空安全
(2) 安全人机工程
(3) 专业外语
(4) 教学认识实习
(5) 生产实习
(6) 社会实践
(7) 毕业设计
(8) 职业卫生基础
(9) 飞机火爆防控与适航基础
(10) 工业火灾数值模拟理论及应用
获奖:
(1)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2)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
(4) 第十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5)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级教学优秀青年教师
(6) 第十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7)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教师双语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8) 灭火与应急救援技术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9) 中国消防协会消防科技优秀论文三等奖
(1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365best体育亚洲官网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11)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科技俱乐部优秀指导教师
(12)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级教学成果(本科)三等奖
(1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优秀奖
(14)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生产实习优秀带队教师
(15) 第十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16) 中国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三等奖
(17)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365best体育亚洲官网教师创新大赛三等奖
(18) 第十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9)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365best体育亚洲官网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12102271, 主持, 2022.1~2024.12, 30万;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51774168, 参与, 2018.1~2021.12, 60万;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51674133, 参与, 2017.1~2020.12, 64万;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51204089, 参与, 2013.1~2015.12, 24万;
(5)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2020-BS-175, 主持, 2020.7~2022.6, 3万;
(6)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面上), JYTMS20230262, 主持, 2023.11~2025.10, 3万;
(7)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青年), JYT19038, 主持, 2019.9~2021.8, 3万;
(8)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2023-MS-241, 参与, 2023.1~2024.12, 8万;
(9)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20230066, 参与, 2023.10~2025.9, 1万;
(10)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特色学科), 20240196, 参与, 2024.6~2026.5, 10万;
(11)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201602355, 参与, 2016.7~2018.6, 10万;
(12)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面上), L2014131, 参与, 2015.11~2017.10, 3万;
(1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 18YB25, 主持, 2018.11~2020.10, 3万.
代表性论著:
国外:
(1)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lignite explosion and inhibitory effect of inert powder NaCl, K2CO3, and KH2PO4. Int. Commun. Heat Mass.
(2) Study on suppression of bituminous coal explosion by inert powder in cylindrical space. Case Stud. Therm. Eng..
(3) Ignition energy, explosion flame propagation, and particle movement process of coal dust cloud in vertical Hartmann tube. Case Stud. Therm. Eng..
(4) Process of cabin smoke and flame propagation and emergency evac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nel during sudden fire of Boeing 737. Case Stud. Therm. Eng..
(5) Characteristics of cruise ship fire propagation and emergency evacuation of personnel under different location conditions of ignition sources. Case Stud. Therm. Eng..
(6) Research on inhibitory effect of mixed suppressants CaCO3, KCl, and K2CO3 on coal dust explosion pressure. Sci. Rep-UK.
(7) Ignition temperature and explosion pressure of suspended coal dust clou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sup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Sci. Rep-UK.
(8)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king coal dust explosion pressure and flame and effect of inert dust on its explosion suppression. Sci. Rep-UK.
(9) Research on explosion pressur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flame coal dust and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explosion suppressants.ACS Omega.
(10)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uppression effe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ert dust on micron-sized lignite dust explosion pressure in confined space. ACS Omega.
国内:
(1) 飞机隔热隔音超细玻璃纤维棉燃烧火焰蔓延特性.工程科学学报.
(2) PTFE铁氟龙航空电线燃烧毒气产物生成特性.材料导报.
(3) 褐煤爆炸冲击气流传播特性与CO生成特性数值模拟.爆炸与冲击.
(4) 不同变质程度煤尘爆炸压力特性变化规律实验研究.爆炸与冲击.
(5) 客机隔热隔声棉点火特性与产烟毒性研究.航空动力学报.
(6) 基于量纲分析理论的煤尘爆炸能量预测模型.爆炸与冲击.
(7) 基于风量反演风阻的节点压能解析方法.煤炭学报.
(8) 混合煤质协同作用下煤尘爆炸火焰特性研究.煤炭科学技术.
(9) 不同煤质煤尘云与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实验研究.燃烧科学与技术.
(10) 煤质指标对煤尘爆炸火焰长度影响作用的主成分分析.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高PCSI论文)